重慶市2023年普通高校專升本《大學語文》統一選拔考試大綱
2025-07-20 來源:中國教育在(zai)線
重慶市2023年普通高校專升本《大學語(yu)(yu)文》統一選拔考試大綱(gang)公布了《大學語(yu)(yu)文》(2023年版(ban))的考試大綱(gang)適(shi)用對象及考試性質、考試內容與要求(qiu)、考試方(fang)式與試卷結構、參考書目、背誦篇目等信息,請考生參考。

《大學(xue)語文》(2023年版)
(考(kao)試科目代碼10)
Ⅰ.考試大綱適用對象及考試性質
本大綱適(shi)用于(yu)重慶市普通高校(xiao)“專升本”的文科考生。
“專升本”考(kao)試結果將作(zuo)為重慶市普通高校高職(zhi)高專學生(sheng)申請“專升本”的(de)成績(ji)依據。本科(ke)院校根據考(kao)生(sheng)考(kao)試成績(ji),按(an)照已確(que)定的(de)招生(sheng)計劃擇優(you)錄取(qu)。因此,該考(kao)試應(ying)具有較高的(de)信(xin)度、效(xiao)度和必(bi)要的(de)區(qu)分度與適當的(de)難度。
Ⅱ.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考核目標與要求
大學語(yu)文(wen)要求考查考生(sheng)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jian)賞評價和表達(da)應用五種能力(li),這五種能力(li)表現為(wei)五個層級。
A.識記(ji):指識別和記(ji)憶(yi),是最基本的能力層級。
B.理(li)解:指領會并能(neng)做簡(jian)單(dan)的(de)解釋,是在識(shi)記基礎上高一級的(de)能(neng)力層級。
C.分析綜合:指分解剖(pou)析和歸(gui)納(na)整理,是(shi)在識記和理解的基(ji)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層級。
D.鑒賞評價:指對閱讀材料的鑒別、賞析和評說,是以(yi)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
在(zai)閱讀方面發展(zhan)的能力層級。
E.表達(da)應用(yong)(yong):指對語文(wen)知識和(he)能力(li)的(de)運用(yong)(yong),是(shi)以識記、理解和(he)分析綜合為基礎,在(zai)表達(da)方面發(fa)展了的(de)能力(li)層級。
對(dui)A、B、C、D、E五個能力層級均有難(nan)易不同的考(kao)查。
二、考核內容
(一)基礎知識
1.語言知識
理解B
(1)理(li)解常(chang)見文言實詞在(zai)文中(zhong)的含義
(2)理解(jie)常(chang)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
(3)理解常見(jian)的文言句(ju)式和特殊語法現象(判斷句(ju)、被動句(ju)、倒序句(ju)、使(shi)動用法、意動用法、名詞作狀語、詞類(lei)活用)
(4)理(li)解現(xian)代文中的詞(ci)語含(han)義
(5)理解(jie)應用(yong)(yong)文(wen)中常用(yong)(yong)的模式化詞(ci)語
(6)理解應(ying)用文中的書面輔助語(yu)言(圖形、表格(ge)、符號、公式)
(7)理解常見的(de)修辭手(shou)法(比喻、比擬(ni)、借代、對偶(ou)、排比、夸(kua)張、對比、反(fan)復、反(fan)問、設問)
2.文學知識
識記A
(1)識記作家的(de)國(guo)別、朝代/時代、流派、字號與譽稱(cheng)
(2)識(shi)記作家的代表作品
(3)識記名篇名句
理解B
(1)理解(jie)文學作品的文體類(lei)別(bie)(含古文、古詩詞、現(xian)代文學、外國文學的文體類(lei)別(bie))與(yu)基本特征
(2)理解(jie)作家的(de)文學(xue)主張、文學(xue)成就和文學(xue)史地(di)位
(3)理解文學作品的(de)文學史(shi)地(di)位、影響
(4)理解中外(wai)文學經典的風格或主要特色(se)
3.應用文知識
識記A
(1)識記應用文的特點、對主旨的要求、選材原則
(2)識記應用文結構特點、語(yu)言(yan)特點、語(yu)言(yan)運用要(yao)求、表達(da)方式
(3)識(shi)記黨政(zheng)機(ji)關公文和常(chang)用(yong)法規文書(shu)、規章文書(shu)、事務文書(shu)、專用(yong)文書(shu)的文種(zhong)
(4)識記公文版(ban)頭(tou)部分(fen)、主體(ti)部分(fen)、版(ban)記部分(fen)的格式要素
(5)識記《黨(dang)政機關公文(wen)處理工作條例》和《黨(dang)政機關公文(wen)格式》的發(fa)布機關、發(fa)布年份、施行(xing)日(ri)期
理解B
(1)理解應用(yong)文(wen)常用(yong)的標題形式
(2)理解應用(yong)文常用(yong)的(de)開頭方式
(3)理解黨政機關公(gong)文和(he)常用事務文書的適用范圍(wei)
(4)理解黨政(zheng)機關(guan)公文的(de)特點及按行文方向的(de)分(fen)類(lei)
(5)理解公(gong)文格(ge)式(shi)各要(yao)素的內涵(han)與編排要(yao)求
(6)理解(jie)《條(tiao)例》中向上級(ji)機(ji)關(guan)行文與(yu)向下級(ji)機(ji)關(guan)行文應(ying)遵(zun)循的規則
(二)基本能力
1.閱讀能力
(1)古詩文閱讀
理解B
①理解(jie)古(gu)詩文中成語(yu)、典故及其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并正(zheng)確翻(fan)譯文言句(ju)、段
分析綜合C
①分析(xi)古(gu)詩文內容(rong)要(yao)點(dian)、中心意思及表達的情感
②分析古詩文(wen)的(de)表現(xian)手法
鑒賞評價D
①鑒(jian)賞古詩文(wen)的(de)語言、寫作特色
②結合時代背景評價古詩(shi)文(wen)的思想內容
(2)現代文閱讀
理解B
①理解文章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②理解作品中重要(yao)句、段的含意
分析綜合C
①分析作品的內容要點、中心意思及表達的情感
②分析(xi)作品、文章的表現手法
③分析作品、文(wen)章的(de)層(ceng)次(ci)結(jie)構,把握其(qi)思(si)路
鑒賞評價D
①鑒賞(shang)作(zuo)品的語言(yan)特色、藝術手法
②鑒賞作品的藝術(shu)形象(xiang)
③評價文章的思想內(nei)涵
(3)應用文閱讀
理解B
①理解應用文的主旨
②理解(jie)應用文的材料類型(xing)和(he)表(biao)達方(fang)式(shi)
分析綜合C
①分析(xi)應用文(wen)的結構要素
②分析應(ying)用文表達(da)主旨(zhi)的方式(shi)
③立足(zu)文(wen)種(zhong)特點,分析評(ping)價應(ying)用文(wen)的(de)寫作特色
2.寫作能力
能寫文學類、應(ying)用類和論述(shu)類文章。
表達應用E
(1)文學寫作
基(ji)本要求:思想(xiang)內容(rong)正確、中(zhong)心明確,題材(cai)典型(xing)、新鮮,結(jie)構(gou)完整,形(xing)象或意境鮮明可
感(gan),語言準確、生動,表(biao)達方(fang)式運用得當(dang)。除詩歌外(wai)文(wen)體不限。
(2)應用文寫作
基本要求:根據提供(gong)的材料或情(qing)景選擇恰當(dang)的文種,主旨正確、鮮明、集中,材料緊扣(kou)
主旨、選取得當(dang),結構完(wan)整(zheng)、有序,格式合乎規(gui)范,語言準確、簡明、得體。
(3)論述文寫作
基本要求:觀點正確、鮮明;論據充分、得當;論證(zheng)嚴密,富有邏(luo)輯性(xing);語言準(zhun)確、簡
潔,有一定概括力。
Ⅲ.考試方式與試卷結構
1.考試方式(shi):閉卷,筆試。
2.試卷分(fen)數:滿分(fen)120分(fen)。
3.考試時間:120分鐘。
4.題(ti)型比例(li):單項選(xuan)擇題(ti)約(yue)(yue)15分(fen)(fen)(fen),多項選(xuan)擇題(ti)約(yue)(yue)10分(fen)(fen)(fen),簡答(da)題(ti)約(yue)(yue)15分(fen)(fen)(fen),閱讀分(fen)(fen)(fen)析及古詩文翻譯(yi)題(ti)約(yue)(yue)30分(fen)(fen)(fen),寫作題(ti)約(yue)(yue)50分(fen)(fen)(fen)。
附:背誦篇目
| 1.老子二章 | (《老子》) |
| 2.先秦諸子語錄(一)論語(8則) | (《論語》) |
| 3.陳情表 | (李密) |
| 4.五代史伶官傳序 | (歐陽修) |
| 5.前赤壁賦 | (蘇軾) |
| 6.蒹葭 | (《詩經》) |
| 7.陌上桑 | (漢樂府) |
| 8.飲酒(其五) | (陶淵明) |
| 9.春江花月夜 | (張若虛) |
| 10.山居秋暝 | (王維) |
| 11.行路難(其一) | (李白) |
| 12.秋興八首(其一、其四) | (杜甫) |
| 13.賦得古原草送別 | (白居易) |
| 14.錦瑟 | (李商隱) |
| 15.虞美人(春花秋月) | (李煜) |
| 16.望海潮(東南形勝) | (柳永) |
| 17.鵲橋仙(纖云弄巧) | (秦觀) |
| 18.聲聲慢(尋尋覓覓) | (李清照) |
| 19.念奴嬌·過洞庭 | (張孝祥) |
| 20.書憤 | (陸游) |
| 21.水龍吟(楚天千里) | (辛棄疾) |
| 22.揚州慢(淮左名都) | (姜夔) |
| 23.正氣歌 | (文天祥) |
| 24.山坡羊·潼關懷古 | (張養浩) |
| 25.詠史(金粉東南) | (龔自珍) |
| 26.再別康橋 | (徐志摩) |
| 27.雨巷 | (戴望舒) |
| 28.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 (舒婷) |
| 29.鄉愁 | (余光中) |
| 30.我愿是一條急流 | (裴多菲) |
【參考書目】
1.徐(xu)中玉(yu)齊(qi)森華(hua)《大學(xue)語文(wen)》(高教(jiao)司組編(bian)·第(di)十版),華(hua)東師(shi)范大學(xue)出版社2013年8月版。
2.徐(xu)中玉(yu)齊森華《大(da)學語文》(高教司組(zu)編·增(zeng)訂本),華東師(shi)范大(da)學出版社2001年(nian)6月版。
3.徐中(zhong)玉陶型傳《大學(xue)語文》(自考(kao)教材公(gong)共課程(cheng)),北京(jing)大學(xue)出版社(she)2018年版。
4.張家恕(shu)鄭敬東林(lin)心(xin)治(zhi)《現(xian)代(dai)應用(yong)寫作教程(修訂版)》,重慶出版社(she)2013年1月版。
原鏈(lian)接://www.cqksy.cn/site/infopub/2022/ck/2023ptgx-zsb-tyxbksdg.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