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專升本《地質學概論》考試大綱
2025-08-16 來(lai)源:中國(guo)教(jiao)育(yu)在線
2023年云南專升本《地(di)(di)(di)質(zhi)(zhi)(zhi)學概(gai)論》考試(shi)(shi)大綱公(gong)布!考試(shi)(shi)內(nei)容主要(yao)包括地(di)(di)(di)球(qiu)的(de)(de)圈(quan)層構造、地(di)(di)(di)球(qiu)的(de)(de)物(wu)質(zhi)(zhi)(zhi)組(zu)成(cheng)、地(di)(di)(di)球(qiu)的(de)(de)內(nei)外地(di)(di)(di)質(zhi)(zhi)(zhi)作用、巖石與礦(kuang)物(wu)的(de)(de)基本概(gai)念(nian)等(deng),考試(shi)(shi)方式為(wei)筆試(shi)(shi)、閉卷(juan),試(shi)(shi)卷(juan)滿分 150 分,考試(shi)(shi)時間 120 分鐘,考試(shi)(shi)目的(de)(de)和性質(zhi)(zhi)(zhi)、考試(shi)(shi)主要(yao)內(nei)容、參考教材(cai)等(deng)具體信(xin)息如下,請考生參考。

一、考試內容概述
地(di)(di)質(zhi)(zhi)(zhi)學(xue)(xue)是一門以地(di)(di)球(qiu)為研究對象的(de)自(zi)然科學(xue)(xue),包(bao)括了(le)地(di)(di)球(qiu)概況、地(di)(di)球(qiu)的(de)物質(zhi)(zhi)(zhi)組成、地(di)(di)質(zhi)(zhi)(zhi)作(zuo)用、物質(zhi)(zhi)(zhi)循環(huan)、自(zi)然資源、地(di)(di)質(zhi)(zhi)(zhi)環(huan)境及(ji)地(di)(di)質(zhi)(zhi)(zhi)災害等與可持續發展有關的(de)基(ji)本(ben)(ben)問題。而《地(di)(di)質(zhi)(zhi)(zhi)學(xue)(xue)概論》是地(di)(di)質(zhi)(zhi)(zhi)及(ji)相關專(zhuan)業的(de)專(zhuan)業基(ji)礎課(ke),其(qi)目(mu)的(de)是讓學(xue)(xue)生了(le)解和掌握(wo)地(di)(di)質(zhi)(zhi)(zhi)學(xue)(xue)的(de)基(ji)本(ben)(ben)概念、基(ji)本(ben)(ben)知(zhi)識、基(ji)本(ben)(ben)方法,學(xue)(xue)會知(zhi)識的(de)實際綜合運(yun)用,為后續的(de)專(zhuan)業學(xue)(xue)習打下(xia)良好的(de)基(ji)礎。
本門課程考試內容(rong)主要(yao)包括(kuo)地(di)(di)球(qiu)的(de)圈層構(gou)造、地(di)(di)球(qiu)的(de)物(wu)質(zhi)組成、地(di)(di)球(qiu)的(de)內外地(di)(di)質(zhi)作(zuo)用(yong)、巖石與(yu)礦物(wu)的(de)基(ji)本概念、分(fen)類(lei)及主要(yao)特征。地(di)(di)殼運(yun)動(或構(gou)造運(yun)動)的(de)方式、構(gou)造變形(xing)(褶皺的(de)類(lei)型(xing)、節理的(de)類(lei)型(xing)、斷層的(de)類(lei)型(xing))及野(ye)外的(de)識別,地(di)(di)下水的(de)分(fen)類(lei)、主要(yao)的(de)地(di)(di)質(zhi)災(zai)害類(lei)型(xing)等內容(rong)。目(mu)的(de)在(zai)于考查學生分(fen)析問(wen)題、解決問(wen)題的(de)綜(zong)合能(neng)力。
二、考試形式
考(kao)試采用閉(bi)卷、筆答(da)的考(kao)試方式。
滿(man)分:150分(單科成績)。
考試時間:120分鐘(zhong)。
三、試題難易程度分布
較易試題(ti) 約占50%
中等試(shi)題 約占(zhan)30%
較難試題 約占20%
四、題型及題型分值分布
單項選擇題 約占10%
判斷題 約占20%
填空題 約占15%
名詞(ci)解釋 約占20%
讀圖題 約占15%
簡答題 約占20%
五、內容比例
地球(qiu)概況與巖石圈 約占5%
礦物 約占10%
巖漿(jiang)作用與巖漿(jiang)巖 約(yue)占10%
外(wai)動(dong)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 約占15%
變(bian)質作(zuo)用與變(bian)質巖(yan) 約占(zhan)5%
地質年代與地層系統(tong) 約占(zhan)10%
地殼運動 約占5%
構造變形 約占20%
地下水 約占5%
環境與地質災害 約占5%
地形圖和地質(zhi)圖的基本知(zhi)識 約占10%
六、參考教材
1.葉(xie)俊林、黃定華、張俊霞編:《地質(zhi)學概論》,中(zhong)國地質(zhi)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2.韓運宴、羅剛、徐永齊主編(bian): 《地(di)質學基礎(chu)》,中國地(di)質出版社(she)2007年8月版。
七、考試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地球概況
1.了解(jie)地球的外部(bu)、內部(bu)圈(quan)層結構劃分、簡要特征。
2.掌握地球內部(bu)圈層結(jie)構中重要的分(fen)界面(康拉德(de)面、莫霍面、古登堡(bao)面)。
3.了(le)解地球磁場(chang)特(te)征三要(yao)素名稱。
4.了解地殼與巖石圈有(you)什(shen)么差(cha)別。
5.掌握大陸(lu)地(di)殼(ke)的進一步(bu)劃分(fen)和組(zu)成(cheng)特征。
第二章 巖石圈
1.了解巖石圈表面(mian)的陸地地形(xing)、洋底地形(xing)單元劃分(fen)。
2.了解克拉克值(zhi)(地殼化(hua)學元素(su)豐(feng)度(du))概(gai)念。
3.了解現(xian)代板塊(kuai)劃(hua)分的首要標志及全球六大(da)板塊(kuai)名稱。
4.掌(zhang)握內(nei)動(dong)力地質(zhi)作用(yong)及外(wai)動(dong)力地質(zhi)作用(yong)概念,主要類型劃分。
5.了(le)解(jie)內、外動力作(zuo)用有哪(na)些相關(guan)關(guan)系。
第三章 礦 物
1.了解(jie)礦物的(de)概(gai)念,礦物與巖石的(de)區別。
2.掌握晶(jing)體(ti)與非晶(jing)體(ti)的概念及區(qu)別。
3.了解礦物(wu)的形(xing)態及主要物(wu)理性(xing)質(zhi)。
4.了解礦物的分類與命(ming)名。
5.掌握如何區分(fen)礦物的(de)晶面(mian)與解理(li)面(mian)及斷口。
6.掌握礦(kuang)物的(de)摩氏(shi)硬度(du)計(十種礦(kuang)物為標(biao)準(zhun))由低(di)到高的(de)順序。
7.了解哪些元素容易形成自(zi)然元素礦物(wu)。
8.了解硫(liu)化物(wu)與(yu)氧化物(wu)礦物(wu)在(zai)化學(xue)成分、物(wu)理性(xing)質上有何主要差別。
9.掌握石英、斜長石、方解(jie)石的(de)主要鑒定特征和區別。
第四(si)章(zhang) 巖漿作(zuo)用(yong)與(yu)巖漿巖
1.了解巖漿(jiang)作用概念、類型,侵入體產(chan)狀(zhuang)。
2.了解巖漿巖的(de)結構、構造(zao)及(ji)主要類(lei)型(xing)。
3.掌握深(shen)成巖(yan)、淺成巖(yan)和(he)噴出(chu)巖(yan)在結(jie)構(gou)、構(gou)造上的(de)主(zhu)要(yao)區(qu)別。
4.了解巖漿巖分(fen)類的主要(yao)依據及巖類劃分(fen)、簡要(yao)特征(zheng)。
5.掌握玄武巖(yan)、花崗巖(yan)的主要(yao)區別。
第(di)五章 外動力地質作用與(yu)沉積巖
1.了解風化(hua)(hua)作(zuo)用(yong)的分類,風化(hua)(hua)作(zuo)用(yong)與剝蝕作(zuo)用(yong)的區別。
2.掌(zhang)握河(he)流的(de)侵(qin)蝕(下蝕、側蝕)作用(yong)。
3.了(le)解研究風化殼的意義(yi)。
4.了解沉積作(zuo)用、成巖作(zuo)用概念(nian)及區別(bie),掌(zhang)握河流沖(chong)積層(ceng)二元結構特征。
5.掌(zhang)握沉積(ji)巖的層理構(gou)造類型。
6.了解沉積(ji)巖(yan)分類(lei)的(de)主要依據及類(lei)型劃分,掌握石英砂巖(yan)、頁巖(yan)的(de)主要區別。
第六章 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1.了(le)解變質(zhi)(zhi)作(zuo)用概念及變質(zhi)(zhi)作(zuo)用方(fang)式。
2.了(le)解(jie)變質作(zuo)用的基(ji)本類(lei)型。
3.了解正變(bian)質巖(yan)(yan)與副變(bian)質巖(yan)(yan)原巖(yan)(yan)區(qu)別。
4.了解(jie)變質巖五大類型名稱。
5.掌握大理(li)巖與(yu)石灰巖的區別。
第七(qi)章 地質年(nian)代與地層(ceng)系統
1.了解(jie)巖層與地層的(de)概(gai)念、差別。
2.掌握地層間接觸(chu)關(guan)系:整(zheng)合(he)、平行不整(zheng)合(he)、角度不整(zheng)合(he)概念(nian)。
3.了解常用的(de)地層劃(hua)分和(he)對比方法。
4.了解巖石地層單位定義(yi)、劃分,掌握“組”的(de)定義(yi)。
5.了解年代地層單(dan)位與(yu)地質(zhi)年代單(dan)位對應關(guan)系(xi)。
6.掌握并熟記地質年代(dai)表。
第八章 地殼運動
1.了解地殼運動的基(ji)本特征。
2.了解地質歷史時期中地殼(ke)(水平、垂直)運動的主(zhu)要標志。
3.了解地震的(de)概念及(ji)地震的(de)成因(yin)類型。
4.掌握構造(zao)地震的主要特點。
第九章 構造變形
1.掌握(wo)巖層產狀的三要素名稱及(ji)測(ce)定方法。
2.了解地層不整合存在的(de)標志、形成時代(dai)判別。
3.掌握褶皺的基(ji)本要(yao)素、褶皺基(ji)本分類。
4.掌(zhang)握背斜和向斜的本質區別,了解(jie)褶(zhe)皺有哪(na)些(xie)組合類型。
5.掌握張(zhang)節理(li)、剪節理(li)主要特(te)征(zheng)、區別,節理(li)與斷層的區別。
6.了解斷(duan)層(ceng)的概念及(ji)斷(duan)層(ceng)要(yao)素,斷(duan)層(ceng)基(ji)本(ben)分類。
7.掌握(wo)正(zheng)斷(duan)(duan)層、逆斷(duan)(duan)層和平移斷(duan)(duan)層的(de)力(li)學(xue)性質區別,了解斷(duan)(duan)層有哪些組(zu)合形式。
8.了(le)解如何(he)區分(fen)不整合和斷層。
9.掌握(wo)野外識(shi)別斷(duan)層的標志(zhi)及斷(duan)層性質的判斷(duan)。
第十章 地下水
1.了(le)解地下水及其來源。
2.了解(jie)地(di)下(xia)水的(de)貯(zhu)存形式及(ji)不同埋藏(zang)條件下(xia)的(de)地(di)下(xia)水。
3.掌握重力水(shui)的特征(zheng)及主要類型。
4.掌握隔水層與含水層以及包(bao)氣帶(dai)與飽水帶(dai)定義。
5.了解地下水(shui)的(de)化學(xue)性(xing)質與物(wu)理(li)性(xing)質主要指標(biao)名稱。
第十(shi)一章 環(huan)境與地質災(zai)害
1.了解(jie)人為(wei)地質(zhi)作用(yong)主(zhu)要表現,當(dang)前主(zhu)要的(de)環境(jing)地質(zhi)問題內(nei)容包括哪些。
2.掌握泥石流的形成(cheng)條件(jian)及防治。
3.了解地質災害(hai)中突發(fa)型、危害(hai)最大的(de)幾(ji)種災害(hai)類型名(ming)稱。
第十(shi)二章(zhang) 地形圖和地質圖的基本知識
1.了解地形圖的相關概念及使(shi)用方(fang)法。
2.認識地質圖的符號及色譜。
3.掌握讀圖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