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yang)開(kai)放(fang)大學始建于1979年(nian),歷(li)(li)經(jing)30多年(nian)的改(gai)革(ge)與發(fa)(fa)展(zhan),學校(xiao)累積培養了(le)(le)數(shu)萬(wan)(wan)名(ming)優秀畢業(ye)生(sheng),其中(zhong)學歷(li)(li)教(jiao)育(yu)(yu)(yu)4.5萬(wan)(wan)余人已經(jing)成為(wei)全市(shi)(shi)(shi)社(she)(she)會(hui)各(ge)行各(ge)業(ye)的骨干,非(fei)學歷(li)(li)教(jiao)育(yu)(yu)(yu)近(jin)10萬(wan)(wan)人也都在(zai)各(ge)自的工作崗(gang)位(wei)發(fa)(fa)揮(hui)著應有的作用(yong)。這些實(shi)用(yong)性人才(cai),普(pu)遍受到社(she)(she)會(hui)的認可,為(wei)加快我市(shi)(shi)(shi)經(jing)濟發(fa)(fa)展(zhan)和社(she)(she)會(hui)進步做出了(le)(le)積極貢獻。目(mu)前朝陽(yang)電大已經(jing)發(fa)(fa)展(zhan)成為(wei)我市(shi)(shi)(shi)獨(du)具特色的利用(yong)現代信(xin)息技術從事(shi)(shi)遠程(cheng)教(jiao)育(yu)(yu)(yu)活動(dong)的新(xin)型成人高(gao)等學校(xiao)。多年(nian)來,在(zai)朝陽(yang)市(shi)(shi)(shi)委、市(shi)(shi)(shi)政府的正確領導(dao)和省電大、市(shi)(shi)(shi)教(jiao)育(yu)(yu)(yu)局的精心指導(dao)下,朝陽(yang)電大以中(zhong)國特色社(she)(she)會(hui)主(zhu)義理論為(wei)指導(dao),深(shen)入貫徹落實(shi)科學發(fa)(fa)展(zhan)觀,奮力進取,開(kai)拓(tuo)創新(xin),各(ge)種(zhong)辦學形式協(xie)調發(fa)(fa)展(zhan),辦學質量(liang)穩(wen)步提高(gao),辦學規模不斷擴(kuo)大,學校(xiao)事(shi)(shi)業(ye)步入了(le)(le)歷(li)(li)史上又(you)一個發(fa)(fa)展(zhan)最(zui)好的時(shi)期(qi)。截止2014年(nian)10月底,全市(shi)(shi)(shi)電大系統在(zai)籍(ji)學生(sheng)總數(shu)已經(jing)達到10721人,其中(zhong)校(xiao)本部(bu)7589人。
朝陽電大,隸屬朝陽市政府,附設電視中專和燎原兩所中專,與凌源、建平、喀左、北票四個縣級電大一起,構成了覆蓋全市城鄉的成人高等教育體系。學校努力拓展辦學領域,不斷豐富辦學模式。目前,朝陽電大已經形成開放教育、網絡教育、奧鵬教育、成人中高職教育4種辦學形式并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專科教育、中等職業教育4種學歷層次銜接的辦學格局。開放教育和網絡教育成功引進東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26所國內名牌大學的優質教育資源,針對朝陽高等教育資源相對匱乏的實際,開設了包括文、經、法、醫、農、林、牧、水、電、金融、機電、焊接等393個專業,基本覆蓋朝陽城鄉所有部門行業,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教育服務的能力不斷增強。
學校先后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電化教育先進單位”; 被中央電大評為“全國優秀考點”;被中央電大評為“全國燎原工作先進單位;被遼寧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評為“遼寧省雙擁工作先進單位”;被遼寧電大評為“招生辦學先進單位”;被遼寧省總工會評為“遼寧省教科文衛系統職業道德先進單位”;被遼寧電大授予教育管理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目前,學校總校區坐落在雙塔區龍山街四段255號(朝陽市財經學校院內),分校區坐落在雙塔區龍山街四段 38號(珠江廣場)。兩個校區建筑面積共7100平方米,建有地面衛星接收系統3套,其中數字接收系統1套,多功能大教室2個,計算機實驗室6個,電化教學專用教室和普通教室32個,圖書館擁有藏書及各類期刊4萬余冊。教學管理系統網絡帶寬達50兆,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學校的辦學條件和辦學實力正在不斷增強,為今后現代遠程教育事業的發展打下了較好基礎。
學校現有教職工90人,其中正高職6人,副高職25人,講師(中職)48人,現有省級學科帶頭人和責任教師18人。全校教師主動適應現代遠程教育的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實現了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念的轉變,一次性學校教育向終身教育觀念的轉變,傳統的校園封閉教育向現代遠程開放教育觀念的轉變,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觀念的轉變,涌現出一批在媒體教學資源的應用與建設、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教學管理改革與課題研究等方面都很突出的教師,科研、教研、遠研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先后在國家、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多名教師受到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表彰,并有兩項發明獲得國家專利。
學校始終堅持“發揮優勢,廣開渠道,追求質量,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強化規模與質量并重、以質量為主,繼承與創新并舉,以創新為主的意識,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不斷提升辦學質量和效益。堅持開放辦學,打破固有思維模式,辦學方式由單一的學歷教育向非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社會服務相結合轉變,特別是2014年開始,以市政府“建設十分鐘便民圈”為契機,搭建起朝陽廣播電視大學“社區教育便民服務平臺”,服務社會的職能進一步提升。教育方法由傳統的學校教育管理向學制彈性化、服務市場化、選擇多樣化、學習個性化等方面發展,教學手段由傳統的以校園、班級、課堂為基礎的教學方式向學用結合、在崗學習、終身學習等模式轉變。廣泛整合優質資源,重視特色建設,以點帶面推進電大工作。努力提高電大教師和管理人員自身業務素質,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為提升電大教育質量打下堅實基礎。
2012年6月,國家教育部已經批準,以中央電大為基礎組建國家開放大學。2012年7月31日,國家開放大學在人民大會堂正式揭牌成立。國家開放大學堅持非學歷繼續教育和學歷繼續教育并舉,可設置本科專業,可授予學士學位。這標志著成立了33年的廣播電視大學教育開始轉入基于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的遠程教育新時期。9月23日,中央電大召開全國各省電大書記校長會議,明確提出各省市電大要結合當地實際,適時組建開放大學分部或開放學院。2013年5月17日,遼寧電大系統工作會議在鞍山召開,會議對組建我省開放大學進行了全面安排部署。2013年6月7日,《遼寧開放大學建設方案》已由省電大完稿并報省政府,省電大同時還下發了《遼寧開放大學建設規劃(2013年至2020年)》。方案和規劃中都確定了全省開放大學建設進程,2013年至2014年,初步完成遼寧開放大學基本體系建設。目前全省各市正在積極運作,認真準備,以爭先恐后的精神狀態迎接開放大學掛牌。朝陽電大也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
潮平兩(liang)岸闊,風正一帆(fan)懸。國(guo)家大(da)政方針已定(ding)(ding),朝陽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實(shi)際也為電大(da)事業(ye)提(ti)供了歷(li)史(shi)性發展良(liang)機。我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確(que)領導(dao)和省電大(da)、市教(jiao)育局的幫(bang)助支持,朝陽電大(da)定(ding)(ding)會以新(xin)姿(zi)態邁(mai)向歷(li)史(shi)新(xin)時(shi)期(q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