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zhe)9日(ri)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xi),該校李宜(yi)彬教授(shou)團隊首(shou)次利用自主研發的紫外-數(shu)字圖(tu)像(xiang)(UV-DIC)系統,實現了3000℃超高溫極端(duan)環境(jing)應變場(chang)測(ce)(ce)量。相關(guan)研究成(cheng)果近日(ri)發表于國際無損(sun)檢測(ce)(ce)領域(yu)權威雜志《無損(sun)檢測(ce)(ce)與評價》。
該論文通訊作者,北京航空(kong)航天大(da)學、天目山實驗室(shi)助理研(yan)究(jiu)員(yuan)董亞麗介(jie)紹,他們通過紫外(wai)-數字圖(tu)像系(xi)統,僅用單個紫外(wai)濾光片就有效抑制(zhi)了3000℃熱輻射,同(tong)時開發(fa)出(chu)以碳(tan)化鉿粉(fen)末(mo)為散斑材料的(de)超高溫散斑制(zhi)備工藝,最終在3000℃環(huan)境(jing)下(xia)成功(gong)測量了石墨(mo)熱膨脹系(xi)數,并清晰記錄了被測對象從室(shi)溫到3000℃的(de)高質量圖(tu)像。
該成果由北京航空(kong)航天大學、天目山實驗室聯合研發。“該測量(liang)方法能(neng)夠有效準(zhun)確測量(liang)熱(re)端部件在超高溫(wen)極端熱(re)力耦合條(tiao)件下的熱(re)變形,對于助力我國航空(kong)航天技術發展具(ju)有積極意義(yi)。”李宜(yi)彬說。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于紫月
① 凡本(ben)站注明(ming)“稿(gao)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you)文字、圖片和(he)音視頻稿(gao)件,版權(quan)均屬本(ben)網所有(you),任何媒(mei)(mei)體、網站或個(ge)人(ren)未(wei)經(jing)本(ben)網協議授(shou)權(quan)不得轉載、鏈(lian)接、轉貼或以(yi)其他(ta)方式復制發(fa)表。已經(jing)本(ben)站協議授(shou)權(quan)的媒(mei)(mei)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bi)須注明(ming)“稿(gao)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ben)站將依法(fa)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gao)(gao)件來(lai)源為其他媒體的(de)文/圖(tu)等(deng)(deng)稿(gao)(gao)件均為轉載稿(gao)(gao),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xing)的(de)教(jiao)育和科研之目的(de),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zheng)實其內容的(de)真實性(xing)。如轉載稿(gao)(gao)涉及版權等(deng)(deng)問(wen)題,請作者(zhe)在兩周(zhou)內速(su)來(lai)電或來(lai)函(han)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