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學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河北大學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加強課程思政建設,緊緊抓住教師隊伍“主力軍”、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渠道”,推動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課程思政工作機制。成立以學校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的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由教務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協調聯動、教學單位推進落實。印發《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深入推進課程思政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課程思政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基本原則、建設內容、措施辦法等,結合學校、學科、專業、課程特點,梳理和挖掘思政元素,精心設計個性化課程思政內容。設立1個校級、31個院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推動形成課程思政“院院有精品、門門有思政、課課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氛圍。完善“學校—學院—專業—教師”工作閉環,依托校級課程思政研究中心,推動各教學單位課程思政研究中心開展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課程育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加強培訓指導,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大力推進教師思想政治素養提升工程,充分利用線上線下培訓、會議研討、調研學習等多種途徑,組織開展多元化、多層次、多輪次教師培訓,引導廣大教師樹立課程思政理念,掌握課程思政育人方法。積極組織教師參加“高校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培訓”,全校共有1727名教師完成培訓并獲得證書。鼓勵支持廣大教師學習和借鑒其他高校課程思政改革先進經驗,加強互動交流,持續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進一步提升教師育人能力。
加強資源拓展,注重課程思政條件支持。通過引進校外優質資源、整合校內優質資源等,支持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共建“河北大學—新華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引入新華網新華思政課程資源平臺,為教師提供豐富的課程思政圖文資源。建設“課程思政工作網”,匯聚各類課程思政資源,定期發布相關政策文件,展示學校課程思政優秀成果,分享其他高校課程思政工作經驗。截至目前,已累計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門、優秀課程40門,評選課程思政優秀教學案例(設計)100個,其中,3門課程獲批首批國家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18門課程獲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以項目為引領,積極探索課程思政路徑。
加強示范引領,營造課程思政育人氛圍。大力支持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宣傳推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先進典型,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先后組織全校課程思政工作會議5次,組織校院課程思政教學成果展3次,建設課程思政改革試點課程項目176項,立項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08項,探索形成“制度文件—專題會議—項目建設—成果展示—評優推先”的課程思政建設路徑,增強教師責任感、認同感和獲得感,吸引和帶動更多教師投身課程思政教學研究和改革,不斷提升立德樹人質量和水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yuan):中國教育(yu)在線”的(de)所有(you)文字(zi)、圖片和音(yin)視(shi)頻(pin)稿件,版權(quan)(quan)均屬(shu)本網所有(you),任(ren)何(he)媒體(ti)、網站或(huo)個人未(wei)經本網協(xie)議(yi)授權(quan)(quan)不得轉(zhuan)載、鏈接(jie)、轉(zhuan)貼或(huo)以其他(ta)方(fang)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xie)議(yi)授權(quan)(quan)的(de)媒體(ti)、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yuan):中國教育(yu)在線”,違者本站將(jiang)依法追究責任(ren)。
② 本站(zhan)注明稿(gao)件來(lai)源(yuan)為其他媒體(ti)的(de)文/圖等稿(gao)件均為轉載(zai)稿(gao),本站(zhan)轉載(zai)出于非商(shang)業性的(de)教育和(he)科研之目的(de),并不(bu)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huo)證實(shi)(shi)其內容的(de)真實(shi)(shi)性。如(ru)轉載(zai)稿(gao)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lai)電或(huo)來(lai)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