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職業技術學院: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湖南
12月26日上午,"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湖南"——懷化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主題報告會高校專場活動在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懷化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廖冬云,黨委委員、宣傳統戰部部長劉鑫,以及市委宣傳部宣教科科長駱進出席活動。
懷化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職業院校。著名科學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在校工作和生活37年,并長期擔任名譽院長。學院是聞名世界的雜交水稻發源地、國家首批特等發明獎獲得單位。2024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懷化職業技術學院安江農校紀念園管理中心“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榮譽稱號。此次"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建功新湖南"主題報告會懷化職院專場活動,不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深情獻禮,更是對懷化人民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奮斗精神和愛國情懷的一次全面展示。
報告會共分為三個篇章:緬懷革命先輩、禮贊英雄模范、爭做時代新人。在第一篇章中,懷化通道轉兵紀念館講解員姜承宇,懷化市委黨校老師張舍予諾,粟裕同志紀念館講解員儲艷、楊竣超依次登場,為大家帶來《紅辣椒的故事》《信仰的力量》《粟裕大將的情懷》等精彩講解。生動的講述、真摯的情感,帶領大家走進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歲月。

面對反動派的嚴刑逼供,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員向警予展現出信仰引領下的英勇無畏:“要殺就殺,革命者不會在你們的屠刀下求生!”;粟裕同志紀念館里陳列的一份如實報告自身問題的黨員登記表——是這位共和國第一大將的至誠告白;一張寫有“服務”二字的臨終遺囑,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滕代遠一生為黨為人民事業殫精竭慮的真實寫照……一幕幕歷史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不少觀眾已眼眶濕潤。觀眾們沉浸其中,深深被福地懷化紅色旅游景區的獨特魅力所打動。
第二篇章則聚焦“時代楷模”。懷化市人民武裝干部培訓中心教員余自立深情朗誦了袁隆平院士寫給母親的信《媽媽,稻子熟了》,字里行間深情滿懷,聲情并茂,感人肺腑,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贊美、敬佩、感激、愧疚之情。你很難想象,一個理性的科學家能寫出這么詩情畫意,浪漫感人的句子。我們不僅震撼于袁老在科學上的成就,也感慨于他的赤子之心離不開家庭教育,離不開母親的澆灌。
新晃縣林沖鎮人民政府團委書記闕瑞琳,鶴城區委網信辦干部彭納川,國家稅務總局靖州縣稅務局干部劉思宇依次帶來的《堅守半個世紀的青春諾言》《誠信楷模宋先欽》《奮進創新的“播種者”》,展現了新時代各行業的擔當與奉獻,和平年代踐行青春諾言、誠實守信為集體還債、國稅系統新時代長征路上的播種者的感人故事,感受榜樣的力量、傳遞了正能量。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越來越多的懷化青年,正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深刻內涵,書寫著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在第三篇章中,鶴城區人民路小學五年級學生趙鴻宇用稚嫩的聲音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媽媽就像燦爛的霞光,照亮了我的生命旅途,啟迪了我的心智,同時也為我種下了一粒教書育人的種子。”來自懷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小學教育學院的學生歐陽穎強通過自身經歷與真切感悟,分享了自身對鄉村教育的熱愛和從事教育事業的堅定初心。“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懷化市志愿者協會會長羅小小回到母校作《超越自我逐夢前行》勵志分享,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用自己的赤誠和善良之心回報社會,羅小小的先進事跡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時代在召喚,青春正呼喚,敢于新作為,譜寫新詩篇。在懷化這片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土地上,一張張青春的面龐彰顯著對黨的無限忠誠,一聲聲鏗鏘的言語飽含著對祖國的深情厚誼,一雙雙自信的眼神對未來充滿無限期待。大家紛紛表示,將自覺向英雄模范學習,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優良作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開拓進取,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傳承隆平精神,堅決扛起雜交水稻發源地責任擔當,努力辦一流職院、育一流人才,為實現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和實施懷化“五新四城”戰略貢獻力量。(通訊員:劉小平)
免責聲明:
① 凡本(ben)站(zhan)注(zhu)明“稿件來源:中(zhong)國教育在線(xian)”的(de)(de)所有(you)文(wen)字、圖片和(he)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ben)網(wang)所有(you),任何媒(mei)體、網(wang)站(zhan)或個人未經本(ben)網(wang)協(xie)議授權不得轉載、鏈(lian)接、轉貼或以(yi)其(qi)他方(fang)式復(fu)制發表。已經本(ben)站(zhan)協(xie)議授權的(de)(de)媒(mei)體、網(wang)站(zhan),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zhu)明“稿件來源:中(zhong)國教育在線(xian)”,違者(zhe)本(ben)站(zhan)將(jiang)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ming)稿件來(lai)源為(wei)其(qi)他媒(mei)體的(de)文/圖等(deng)稿件均為(wei)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de)教育和(he)科研之(zhi)目的(de),并不意味著贊同其(qi)觀(guan)點或證實(shi)其(qi)內容的(de)真實(shi)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deng)問(wen)題,請作者在(zai)兩(liang)周內速來(lai)電或來(lai)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