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橋訂閱號
學(xue)術橋服務號
8月28日,在(zai)由中國(guo)(guo)工(gong)程院主(zhu)辦、浪(lang)潮集團承辦的2019中國(guo)(guo)人工(gong)智能計(ji)算大會(AICC2019)上,國(guo)(guo)際數據公司(IDC)和浪(lang)潮聯合發布《2019-2020中國(guo)(guo)人工(gong)智能計(ji)算力(li)發展評估報(bao)告》(以下簡稱《報(bao)告》)。
《報告(gao)》顯示,在最新中國人工(gong)智能計(ji)算力Top10城市排名中,北京超(chao)越(yue)杭(hang)州(zhou)躍居第一(yi),廣州(zhou)進入第一(yi)梯(ti)隊,蘇州(zhou)、南京、西安首次躋身前(qian)十(shi)。
中國城市計算力大排名
在此次排行(xing)中(zhong),TOP5城市(shi)依次為北京(jing)、杭州、深圳、上海、廣州;排名6-10的城市(shi)是合肥(fei)、蘇州、重(zhong)慶、南京(jing)、西安。
排名的(de)(de)變(bian)化顯(xian)示,四大超一(yi)線(xian)城市在人工(gong)智(zhi)能技術、應用、人才等(deng)領(ling)域的(de)(de)“吸附”效應開(kai)始凸顯(xian),同時圍繞京津冀(ji)、長三角、大灣(wan)區(qu)三大經濟圈(quan)形(xing)成的(de)(de)人工(gong)智(zhi)能三大產業集群已初(chu)具雛形(xing)。
2019中(zhong)國AI計算力發展評估 – 城市排(pai)名(ming)
相(xiang)比2018年(nian),北京、廣(guang)州(zhou)、蘇州(zhou)、重慶(qing)和(he)西安(an)5個城市的排名(ming)都(dou)所提(ti)高(gao)。主要原因為:
·北京憑借字(zi)節跳動、百(bai)度等互聯(lian)網企(qi)業的(de)迅速(su)發展,以及全(quan)國最多的(de)人(ren)工智能初創企(qi)業和人(ren)才儲備,超(chao)越杭州位居第一;
·廣州GDP增速(su)領先(xian),政府(fu)在人工(gong)智能方面增加(jia)了大(da)量的投入,再(zai)加(jia)上(shang)大(da)量行業領先(xian)企業的進駐,使之躋身(shen)前五;
·蘇州、南京和西安(an)憑借政府科技產業(ye)園的(de)建設、人才和資本的(de)聚集以及(ji)領先企業(ye)的(de)帶動(dong),首次進(jin)入前十名單(dan)。
同(tong)時,排名6-10的合肥、蘇州、重(zhong)慶、南京、西(xi)安在(zai)AI產業發展方面也存(cun)在(zai)一些共性,包括(kuo):
·都(dou)得到了政府的(de)鼓勵、政策的(de)引導,建立高(gao)新科技區,為人工(gong)智能發展提供良好的(de)發展環境,比如蘇州的(de)工(gong)業園區和西(xi)安(an)的(de)西(xi)部創新港;
·高校對人才(cai)的(de)培(pei)養發揮重要(yao)支(zhi)撐(cheng)作用,比如(ru)合(he)肥的(de)中國科學(xue)(xue)技術(shu)大(da)(da)學(xue)(xue)、南京(jing)的(de)南京(jing)大(da)(da)學(xue)(xue)和(he)西安的(de)西安交通大(da)(da)學(xue)(xue)等;
·擁(yong)有人工(gong)智能產業(ye)(ye)鏈領先企業(ye)(ye)的(de)推進,比如(ru)合肥的(de)科大(da)訊飛(fei);
·大量資金的注入(ru),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撐(cheng),比如(ru)重慶簽約(yue)多個人工智能項目,未(wei)來(lai)3年預計超(chao)過5萬億(yi)元的投資。
計算力即生產力
數據、算法和算力被視為推(tui)動(dong)人工(gong)智能發展的(de)“三駕馬(ma)車”。 其中,計算力是承(cheng)載(zai)和推(tui)動(dong)人工(gong)智能走(zou)向實際應用的(de)基礎平(ping)臺和決(jue)定性(xing)力量(liang)。
為此,在(zai)最(zui)新《報告》中,IDC從(cong)宏觀經(jing)濟、技術(shu)成(cheng)熟(shu)度、勞動供給三個(ge)維度對人工智能算力的發(fa)(fa)展水平(ping)和未來(lai)發(fa)(fa)展潛(qian)力進行評估,重點考量了包括經(jing)濟狀況、基(ji)礎(chu)架構(gou)、第(di)三平(ping)臺、人員水平(ping)等核心因素。
IDC預測,未來5年中國人工智能(neng)市(shi)場總體規模將繼續保(bao)持高增長(chang)(chang)率(lv),年復合增長(chang)(chang)率(lv)將達到44.9%并超過170億美元。
計算力的快(kuai)速發展極大促進了各行業(ye)應用(yong)場景的成(cheng)熟(shu),AI產業(ye)化加速向產業(ye)AI化邁進。
2016年(nian)被視為(wei)人工智能的產業化(hua)元年(nian),此后經(jing)歷了2017年(nian)的產業化(hua)布(bu)局,2018的AI應用落地(di)之(zhi)年(nian)。至2019年(nian),中國開(kai)始進入產業AI化(hua)的新發展階段。
《報告》顯示,從(cong)AI行業(ye)應用滲(shen)透度排名來看,互聯(lian)網(wang)仍然保持第一,其典型(xing)應用場景包括(kuo)電(dian)商的(de)精準營(ying)銷、圖像(xiang)識別(bie)和智能(neng)客服,視頻的(de)內容審查、人臉識別(bie)和智能(neng)寫作(zuo)等。
政府行業(ye)緊隨其后,典(dian)型(xing)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平(ping)安城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城市運(yun)營(ying)和(he)管(guan)理平(ping)臺(tai)。
排名(ming)第三的金融行業典型(xing)應用(yong)場景主要(yao)包括金融行業的身(shen)份驗證、支付(fu)過程中的人臉識別、欺詐(zha)分析與調查等。
排名第(di)四的制造(zao)業(ye)(ye)質量管(guan)理(QC自(zi)動化(hua))、智(zhi)能工廠等發展迅猛。電信行業(ye)(ye)首次入(ru)圍前五,典型(xing)應用(yong)場景包括相對成熟的智(zhi)能客(ke)服(fu)和精準營銷等。
同時(shi),《報告(gao)》顯(xian)示(shi),互(hu)聯網依(yi)然是人工智(zhi)能(neng)算力投(tou)資最(zui)大(da)的(de)行業(ye),占據中國62.4%的(de)人工智(zhi)能(neng)算力投(tou)資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de)行業(ye)中,政府和金融行業(ye)增(zeng)長最(zui)迅速,2018年(nian)同比增(zeng)長均超過100%。
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新一代超級計算
從《報告》可以看(kan)出,當下中國產業AI發展如火如荼,但也面臨著問題和(he)挑戰。
在此次人(ren)工(gong)智(zhi)能(neng)計(ji)算大(da)會上(shang),中國新(xin)一代人(ren)工(gong)智(zhi)能(neng)發展(zhan)戰(zhan)略(lve)研究院執行(xing)院長龔克表示,我國人(ren)工(gong)智(zhi)能(neng)整體(ti)發展(zhan)水(shui)平(ping)與(yu)發達國家相比仍(reng)存在差(cha)距。
這主(zhu)要表現(xian)為:缺少重(zhong)大(da)原創成果,在(zai)基礎(chu)理(li)論、核心算法以(yi)及關鍵設(she)備、高(gao)端芯片(pian)、重(zhong)大(da)產品與系統、基礎(chu)材料、元器件(jian)、軟件(jian)與接(jie)口等方面差距(ju)較大(da)。
同時,科研機構和企業尚未形成具有國際影響(xiang)力的生態(tai)圈和產(chan)業,缺(que)乏系統的超前研發布局;人工智能尖端(duan)人才遠(yuan)(yuan)遠(yuan)(yuan)不(bu)能滿足需求;適應人工智能發展(zhan)的基礎設施(shi)、政策法規、標(biao)準體(ti)系亟待完善。
龔(gong)克表示,新一代人(ren)工智(zhi)能需要新一代超級計(ji)算。這意味著不僅要在(zai)運算的速(su)度上(shang)(shang)達到(dao)新水平,而且要在(zai)智(zhi)能化(hua)應用(yong)上(shang)(shang)形成新局面(mian)。
為(wei)此,他建(jian)議,高度(du)重視開放(fang)強大(da)的(de)人(ren)工智能(neng)應用服務(wu)平(ping)臺建(jian)設;主(zhu)(zhu)動(dong)與國家建(jian)立各(ge)個(ge)開放(fang)創(chuang)新(xin)平(ping)臺構(gou)建(jian)戰(zhan)略合(he)作(zuo);自主(zhu)(zhu)創(chuang)新(xin)面向人(ren)工智能(neng)的(de)智能(neng)計(ji)算(suan)能(neng)力評測(ce)體系(xi);探索智能(neng)計(ji)算(suan)對智能(neng)制造、數據算(suan)法治理的(de)支持(chi)。
① 凡(fan)本站(zhan)(zhan)(zhan)注明(ming)“稿(gao)件來源(yuan):中國教(jiao)育(yu)在(zai)線(xian)”的(de)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gao)件,版權(quan)均(jun)屬本網(wang)(wang)所有,任何媒(mei)體、網(wang)(wang)站(zhan)(zhan)(zhan)或個(ge)人未(wei)經本網(wang)(wang)協議授權(quan)不得轉載、鏈(lian)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zhan)(zhan)(zhan)協議授權(quan)的(de)媒(mei)體、網(wang)(wang)站(zhan)(zhan)(zhan),在(zai)下載使用時(shi)必(bi)須注明(ming)“稿(gao)件來源(yuan):中國教(jiao)育(yu)在(zai)線(xian)”,違者本站(zhan)(zhan)(zhan)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wei)其(qi)他媒體的(de)(de)文/圖等(deng)稿件均(jun)為(wei)轉(zhuan)載(zai)(zai)稿,本站轉(zhuan)載(zai)(zai)出于(yu)非商(shang)業性的(de)(de)教育和科研之目的(de)(de),并(bing)不(bu)意(yi)味(wei)著(zhu)贊同其(qi)觀點(dian)或證實其(qi)內容的(de)(de)真實性。如(ru)轉(zhuan)載(zai)(zai)稿涉及版權(quan)等(deng)問題,請作者(zhe)在兩(liang)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