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jiao)育部(bu)(bu)(bu)(bu)網(wang)站消(xiao)息(xi),11月8日,中共中央組織部(bu)(bu)(bu)(bu)在復(fu)旦大(da)學(xue)宣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yuan)的任(ren)免(mian)決定(ding),金力任(ren)復(fu)旦大(da)學(xue)校長(chang)(chang)(副(fu)(fu)部(bu)(bu)(bu)(bu)長(chang)(chang)級),許寧生不再擔任(ren)復(fu)旦大(da)學(xue)校長(chang)(chang)職務。中共中央組織部(bu)(bu)(bu)(bu)副(fu)(fu)部(bu)(bu)(bu)(bu)長(chang)(chang)李小新,教(jiao)育部(bu)(bu)(bu)(bu)黨組成員、副(fu)(fu)部(bu)(bu)(bu)(bu)長(chang)(chang)翁鐵慧,上海市(shi)委(wei)常委(wei)、市(shi)委(wei)秘書長(chang)(chang)諸葛宇杰出席(xi)大(da)會并(bing)講話。
金力簡介:

金力,男,1963年出生于(yu)上(shang)海,浙江上(shang)虞人(ren)。中(zhong)共(gong)黨(dang)員,復旦(dan)大學校長(chang)(副部(bu)長(chang)級),復旦(dan)大學醫學院(yuan)黨(dang)委副書記、院(yuan)長(chang),中(zhong)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復旦(dan)“浩清”教(jiao)授。
1981年(nian)—1985年(nian),就(jiu)讀于復旦大學(xue)生物系遺(yi)傳(chuan)學(xue)本科,并(bing)獲得學(xue)士(shi)學(xue)位。
1985年—1987年,就讀于復旦大學遺傳所(suo)遺傳學碩士(shi)研究生(sheng),并獲得碩士(shi)學位 。
1994年,從美國德克薩斯大學(xue)(xue)(xue)休斯頓健康(kang)科學(xue)(xue)(xue)中心(xin)生(sheng)物醫學(xue)(xue)(xue)和(he)遺傳(chuan)學(xue)(xue)(xue)畢業,獲得博士學(xue)(xue)(xue)位。
1994年—1996年,在美國斯(si)坦福大學(xue)醫(yi)學(xue)院(yuan)醫(yi)學(xue)遺(yi)傳學(xue)專業(ye)從事博(bo)士后研究。
1997年—2000年,擔任美國德(de)克薩斯大學公共衛(wei)生(sheng)學院助(zhu)理教授(shou)、副教授(shou)(1999年獲得終身(shen)教職) 。
1997年,被聘為復旦大(da)學生(sheng)命科學學院兼職教授。
1998年,參與創建國家人類基因(yin)組南方(fang)研究中(zhong)心并擔任副主任。
2001年(nian)(nian)—2004年(nian)(nian),擔(dan)任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醫學院教授(2001年(nian)(nian)獲得終身(shen)教職)。
2002年(nian),被聘為科(ke)技部973項目首席科(ke)學家。
2003年(nian)(nian)—2008年(nian)(nian),擔任(ren)復旦(dan)大學(xue)生(sheng)命科學(xue)學(xue)院(yuan)院(yuan)長。
2005年,全職擔任復旦大(da)學(xue)生命科學(xue)學(xue)院教授。
2005年—2010年,參與(yu)創建(jian)中(zhong)國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計算生物(wu)學伙(huo)伴研究所并擔(dan)任共同所長。
2006年,獲得國家(jia)杰出青年科(ke)學(xue)基金項目資(zi)助(zhu)。
2007年6月,擔(dan)任復旦大學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
2011年4月,擔任(ren)復旦大學黨委(wei)(wei)委(wei)(wei)員、常委(wei)(wei)、副校長。
2013年(nian)12月,當選為中(zhong)國科學院(yuan)院(yuan)士。
2017年,復旦大學(xue)人類(lei)表型組研究(jiu)院(yuan)成立,金力擔(dan)任(ren)研究(jiu)院(yuan)院(yuan)長。
2018年獲得(de)談家楨(zhen)生命科學(xue)成(cheng)就獎(jiang)。
2019年12月,擔任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chang)。
2020年9月,擔任(ren)復(fu)旦大(da)學(xue)常(chang)務(wu)副校長(chang),復(fu)旦大(da)學(xue)上(shang)海醫學(xue)院黨委(wei)副書記、院長(chang)。
2021年11月擔任復(fu)旦大(da)學(xue)校長(副部長級)。
國(guo)家(jia)(jia)自然科學(xue)(xue)基金委創(chuang)新群(qun)體帶頭(tou)人,中(zhong)國(guo)遺(yi)傳(chuan)學(xue)(xue)學(xue)(xue)會副理事長、中(zhong)國(guo)人類(lei)學(xue)(xue)會副會長,先后擔任(ren)Genome Research等10余家(jia)(jia)國(guo)際(ji)雜志編委。任(ren)“十(shi)二五”國(guo)家(jia)(jia)863計劃前沿(yan)生物(wu)技術主題專(zhuan)家(jia)(jia)組(zu)組(zu)長,“十(shi)三五”國(guo)家(jia)(jia)精準(zhun)醫學(xue)(xue)研究重點專(zhuan)項專(zhuan)家(jia)(jia)組(zu)組(zu)長。
主要(yao)從事人(ren)群的遺傳結構(gou)、人(ren)群的起源和遷徙、人(ren)類復(fu)雜遺傳病(bing)和計算生物學等(deng)方向(xiang)的研(yan)究。近年(nian)來承(cheng)擔了國(guo)家(jia)重(zhong)大研(yan)究計劃、國(guo)家(jia)重(zhong)點研(yan)發(fa)計劃、國(guo)家(jia)科技(ji)支撐重(zhong)點項(xiang)目、國(guo)家(jia)自然科學基金委重(zhong)大項(xiang)目、上(shang)海(hai)市(shi)市(shi)級(ji)科技(ji)重(zhong)大專(zhuan)項(xiang)及基礎(chu)研(yan)究重(zhong)點項(xiang)目等(deng)多(duo)項(xiang)研(yan)究。迄今(jin),在Nature、Science、Cell等(deng)國(guo)際重(zhong)要(yao)學術(shu)刊物發(fa)表論(lun)文660篇,被引30,000多(duo)次。
曾獲國(guo)(guo)家(jia)(jia)(jia)自然科學(xue)(xue)(xue)二等獎(jiang)(jiang)(jiang)(jiang)(2次,第一完成人(ren))、談(tan)家(jia)(jia)(jia)楨生命科學(xue)(xue)(xue)成就(jiu)獎(jiang)(jiang)(jiang)(jiang)、談(tan)家(jia)(jia)(jia)楨生命科學(xue)(xue)(xue)創(chuang)新(xin)獎(jiang)(jiang)(jiang)(jiang)、國(guo)(guo)際人(ren)類基(ji)因(yin)組組織(zhi)(HUGO)卓越科學(xue)(xue)(xue)成就(jiu)獎(jiang)(jiang)(jiang)(jiang)、何梁何利基(ji)金科技進步獎(jiang)(jiang)(jiang)(jiang)、國(guo)(guo)家(jia)(jia)(jia)杰出青年(nian)科學(xue)(xue)(xue)基(ji)金、教育部自然科學(xue)(xue)(xue)一等獎(jiang)(jiang)(jiang)(jiang)、上(shang)海市科技精英、以(yi)及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jiang)(jiang)(jiang)(jiang)等獎(jiang)(jiang)(jiang)(jiang)勵(li)。
① 凡本(ben)站(zhan)注明(ming)“稿件來源:中國(guo)(guo)教育(yu)在(zai)(zai)線”的(de)所(suo)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quan)均屬(shu)本(ben)網所(suo)有,任何媒體、網站(zhan)或個(ge)人未經本(ben)網協(xie)議授權(quan)不(bu)得轉載(zai)、鏈接、轉貼(tie)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ben)站(zhan)協(xie)議授權(quan)的(de)媒體、網站(zhan),在(zai)(zai)下(xia)載(zai)使用時必須注明(ming)“稿件來源:中國(guo)(guo)教育(yu)在(zai)(zai)線”,違者本(ben)站(zhan)將依法追(zhui)究(jiu)責任。
② 本站(zhan)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mei)體的文/圖(tu)等稿件均為轉載(zai)稿,本站(zhan)轉載(zai)出于(yu)非商業(ye)性(xing)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zhu)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ei)容的真實性(xing)。如轉載(zai)稿涉及版權(quan)等問題,請作者在(zai)兩周內(nei)速來電或來函聯系(xi)。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