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贛南醫學院在黃金校區召開贛南醫學院更名贛南醫科大學工作動員大會。會上,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小康強調,凝心聚力做好更名大學迎檢各項準備工作,確保以優異的成績和充分的準備迎接教育部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專家組入校考察。
張小康指出,更名大(da)學是(shi)幾代贛醫人為之不懈奮斗、孜孜以求的(de)夙(su)愿,在學校推進高(gao)水平(ping)應(ying)用型(xing)醫科大(da)學建設(she)(she)征程中具有(you)重要(yao)的(de)里程碑(bei)意義。全(quan)校上(shang)下要(yao)進一(yi)步(bu)統一(yi)思(si)想、堅定信心、凝心聚力(li)做好更名大(da)學迎檢各項準備工作,確(que)保以優異(yi)的(de)成績和充分的(de)準備迎接教育部高(gao)校設(she)(she)置評(ping)議委(wei)員會專家組入校考察(cha)。
張小康強調,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更名大學的緊迫感和使命感。要突出工作重點,做到科學謀劃,用深入細致的工作態度、扎實高效的工作業績做好各項整改落實工作。要對標對表、精準發力,全力以赴做好迎檢各項準備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厘清指標內涵、規范完善資料、打造特色亮點,集中攻堅,把各項指標任務和支撐材料全部完成到位,全面做好迎接教育部進校考察各項準備工作。要盡心盡責、團結協作,努力在更名大學工作中體現擔當作為。全校上下要進一步樹牢更名這個“大局”,真正把更名看成“分內事”“自家事”,強化“一盤棋思維”、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宣傳引導、強化跟蹤督導,堅持維護大局、服從安排、聽從調度,奮力實現幾代贛醫人孜孜以求的大學夢。
黨委副書記曾澤鑫在主持時要求,全校上下要發揮主人翁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到學校更名大學迎檢工作中來,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來,認真開展好“我為更大做貢獻”專題研討活動。各部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發揚優良作風、壓實工作責任,牢牢把握更名大學工作各項指標任務要求,全力以赴搶時間爭進度、補短板強弱項、抓問題促整改,切實推動學校更名大學各項工作任務扎扎實實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據悉,《江西省“十四五”時期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已于近期發布。規劃指出,贛南醫學院計劃更名為贛南醫科大學(公辦)。
贛南醫學院
贛(gan)南醫(yi)學(xue)(xue)院(yuan)(yuan)位于著(zhu)名革命老區(qu)——江西省(sheng)贛(gan)州市(shi)內(nei),是(shi)江西省(sheng)人民(min)政府(fu)舉辦的全日制普通(tong)高(gao)等醫(yi)學(xue)(xue)本科(ke)院(yuan)(yuan)校(xiao)。中國(guo)科(ke)學(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韓濟生教授擔(dan)任名譽院(yuan)(yuan)長。學(xue)(xue)校(xiao)前身是(shi)創辦于1941年(nian)(nian)(nian)的江西省(sheng)立贛(gan)縣(xian)高(gao)級(ji)助(zhu)產職業(ye)學(xue)(xue)校(xiao),1958年(nian)(nian)(nian)設(she)置為專科(ke)建制的贛(gan)南醫(yi)學(xue)(xue)專科(ke)學(xue)(xue)校(xiao),1988年(nian)(nian)(nian)升格為本科(ke)院(yuan)(yuan)校(xiao)并更(geng)名為贛(gan)南醫(yi)學(xue)(xue)院(yuan)(yuan),2013年(nian)(nian)(nian)國(guo)務院(yuan)(yuan)學(xue)(xue)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xue)(xue)位授予單位,2019年(nian)(nian)(nian)起與蘇州大學(xue)(xue)、中國(guo)醫(yi)科(ke)大學(xue)(xue)聯合培養(yang)博(bo)(bo)士研究生,2021年(nian)(nian)(nian)獲(huo)批立項為江西省(sheng)“十四五”新(xin)增博(bo)(bo)士學(xue)(xue)位授予權重點建設(she)單位。
學校注重內涵提升,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醫學、理學、工學三大學科門類為主,多學科交叉融合,辦學特色和優勢較為突出的江西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① 凡本(ben)(ben)站(zhan)(zhan)注明“稿(gao)件來(lai)源:中國教(jiao)育(yu)在(zai)線”的所有文字、圖片(pian)和音(yin)視頻稿(gao)件,版權(quan)均屬本(ben)(ben)網(wang)所有,任何媒體、網(wang)站(zhan)(zhan)或個人未經本(ben)(ben)網(wang)協議授權(quan)不得轉(zhuan)載、鏈接、轉(zhuan)貼或以其(qi)他方式復(fu)制發表(biao)。已(yi)經本(ben)(ben)站(zhan)(zhan)協議授權(quan)的媒體、網(wang)站(zhan)(zhan),在(zai)下載使用時必(bi)須注明“稿(gao)件來(lai)源:中國教(jiao)育(yu)在(zai)線”,違者(zhe)本(ben)(ben)站(zhan)(zhan)將依法追究(jiu)責任。
② 本(ben)站(zhan)注明稿件來源為其(qi)他媒體(ti)的(de)文/圖等(deng)稿件均為轉載稿,本(ben)站(zhan)轉載出于(yu)非商業性(xing)的(de)教育和(he)科研之目的(de),并(bing)不意(yi)味著贊(zan)同其(qi)觀點或證(zheng)實(shi)其(qi)內容的(de)真(zhen)實(shi)性(xing)。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deng)問題,請(qing)作(zuo)者在兩周內速(su)來電或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