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辦公廳等七部門關于開展全國高校“立報國強國大志向 做挺膺擔當奮斗者”宣傳教育的通知[詳細]
教育部
2025-10-20
在中國農業大學建校1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近日給中國農業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向全校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表示祝賀。[詳細]
新華社
2025-10-17
深入推進“抗戰史實研究+”大思政課建設,拓展實踐育人空間和陣地,教育引導學生筑牢信仰之基、厚植愛國之情,真正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詳細]
湖南省教育廳
2025-10-15
10月10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書記于英杰赴中國音樂學院,登上講臺為師生講授思想政治課,圍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推進教育強國首善之區建設”主題與師生交流。[詳細]
首都教育
2025-10-11
在天津大學建校13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天津大學全體師生回信,向全體師生員工、廣大校友表示祝賀。天津大學的師生、校友,以及廣大科技和教育工作者們備受鼓舞。[詳細]
新華(hua)社
2025-10-04
9月4日,教育部黨組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詳細]
教育部
2025-09-05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全國教育系統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師生紛紛表示,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永放光芒。[詳細]
中國教育(yu)報
2025-09-04
黑龍江省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熱切關注大會召開,通過多種方式收聽收看活動盛況,大家備受鼓舞、倍感振奮,反響熱烈。[詳細]
黑龍江省教育廳
2025-09-04
全省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員工高度關注,紛紛通過網絡、電視、報紙、廣播、微信微博等媒體收聽收看。[詳細]
江蘇教育發布
2025-09-04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北京高校師生中引發熱烈反響,威武雄壯的閱兵式激蕩出強烈的愛國情懷,偉大抗戰精神凝聚起奮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詳細]
首都(dou)教育
2025-09-04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中,來自北京30多所高校的師生志愿者,在紀念活動的重要點位提供及時、周到的志愿服務,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良好形象。[詳細]
首都教育
2025-09-04
這場盛典的背后,不僅有人民軍隊的鐵血擔當,更有全國多所高校的深度參與——從支撐國之重器的科研攻關,到踏上閱兵場的青春身影[]
中國教育(yu)在線(xian)
2025-09-04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詳細]
新華社
2025-08-07
7月5日至10日,清華大學“思政實踐”課程“星火湘傳”支隊前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詳細]
清華大學
2025-07-22
今年暑假,四川農業大學創新實踐育人模式,以項目式實踐為驅動,推動“聚焦國家戰略、思想引領為核心、跨學科專業融合”的大思政實踐走深走實。[詳細]
四川農業大學
2025-07-21
近日,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出征儀式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江蘇師范大學)舉行。[詳細]
教育部
2025-07-18
盤活八桂大地的優質資源,創新打造“壯美廣西”品牌“大思政課”,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詳細]
廣西壯(zhuang)族自治區教育廳(ting)
2025-07-16
我們的事業是向世界開放學習的事業。關起門來搞建設不可能成功。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不封閉、不僵化,打開大門搞建設、辦事業。[詳細]
《求是》
2025-07-15
北京市自2024年設立首批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西城、朝陽、海淀、通州、懷柔五區協同發力[詳細]
首都教育
2025-07-14
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組織開展2025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詳細]
教育(yu)部
2025-07-14
7月4日下午,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25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博文樓立德廳舉行。[詳細]
中南林業(ye)科技大學(xue)
2025-07-07
2025年6月30日上午,南京大學機關黨委慶祝建黨104周年主題黨課暨黨內表彰大會在仙林校區舉行。[詳細]
南京大學
2025-07-01
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學術期刊不僅是知識傳播的橋梁、文明傳承的載體,更肩負著啟迪思想、引領學術、服務社會、構筑人類精神家園的崇高使命。[詳細]
中國(guo)教育在線(xian)
2025-07-0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比2023年底凈增108.6萬名,增幅為1.1%。[詳細]
新華社(she)
2025-06-30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