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召開“第三屆教育評價學術年會”的預通知
各會員單位(wei)、有關(guan)單位(wei)及教育評(ping)價工(gong)作者(zhe):
為(wei)深(shen)入學(xue)習(xi)貫徹黨的二十(shi)大精神,認真(zhen)落(luo)實習(xi)近平總(zong)書記關(guan)于教育(yu)(yu)評(ping)(ping)價改革(ge)的重(zhong)要指示,加(jia)快推(tui)動《深(shen)化(hua)新時代教育(yu)(yu)評(ping)(ping)價改革(ge)總(zong)體方案》落(luo)地,中國(guo)教育(yu)(yu)發展戰略學(xue)會教育(yu)(yu)評(ping)(ping)價專(zhuan)業委員會和西南大學(xue)擬于2023年11月24-26日在重(zhong)慶聯合主辦“第三(san)屆教育(yu)(yu)評(ping)(ping)價學(xue)術(shu)年會”。現將有關(guan)事(shi)項預(yu)通知如下:
一、年會主題
服務(wu)教育強國建設的教育評(ping)價(jia)改(gai)革(ge)
二、年會主要議題
1.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實現路徑研究;
2.教育(yu)、科(ke)技(ji)、人才(cai)一體化發展(zhan)下的教育(yu)評價(jia)研究(jiu);
3.中國特色、世界(jie)一流的教育評價體系研究(jiu);
4.數字化支撐的教(jiao)育評(ping)價體系建設。
三、平行論壇主題
(一)高等教育評價改(gai)革研究與實踐
1.高(gao)質量高(gao)校教師隊伍(wu)建(jian)設(she)與評價改革(ge);
2.引導教(jiao)師潛心(xin)育(yu)人(ren)的高等教(jiao)育(yu)教(jiao)學質(zhi)量評(ping)價體系;
3.基于“四個面向(xiang)”的有(you)組織(zhi)科(ke)研(yan)機(ji)制(zhi)與(yu)績效評價;
4.拔尖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及評價;
5.新時代卓越(yue)工(gong)程師培養與評價;
6.“雙一流”建設(she)背景下學科建設(she)成(cheng)效評價。
(二)基礎教(jiao)育評價(jia)改革研(yan)究與(yu)實踐
1.幼兒園保育(yu)教育(yu)質量評(ping)估實踐與探(tan)索;
2.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與評(ping)價(jia)體(ti)系;
3.“雙減”背景下的學生學業質量(liang)評價;
4.中小(xiao)學教師職業素養與績(ji)效評價;
5.基礎教育階段學生(sheng)德智體美勞綜合評價/過程性評價;
6.學校、家庭(ting)、社會(hui)“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機制改革。
(三)職業教(jiao)育評價(jia)改革研究與實踐
1.中國特色高水(shui)平高等職業教育的評價與優化;
2.職(zhi)普融通(tong)機制(zhi)與(yu)路(lu)徑創(chuang)新;
3.服務高素質(zhi)技術(shu)技能人才培養(yang)的職業行動能力評價研究;
4.職業教育校(xiao)企協同辦學模(mo)式及育人(ren)機(ji)制(zhi)改革;
5.職業院校深(shen)化“五育(yu)并舉”改革實踐研究;
6.職業院校畢業生(sheng)就業質量評(ping)價體(ti)系;
7.職業教育專業認證體系構建研究(jiu)與(yu)實踐(jian)。
(四)區域教育評價改革(ge)研(yan)究與實踐
1.地方黨委(wei)和政府履職(zhi)評價(jia)改革(ge);
2.學校評價改革的實踐(jian);
3.中(zhong)考招生制度改革;
4.教(jiao)師職(zhi)稱評價改革;
5.區域教學述評(ping)制度建設;
6.區域(yu)教(jiao)育(yu)督導效能研究;
7.區域(yu)教育(yu)評價(jia)體系建(jian)設(she)。
(五)科技創新人才(cai)培養與評價(jia)
1.科(ke)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機制與(yu)評價改革;
2.科技創新拔(ba)尖人才培(pei)養路徑與(yu)實踐(jian)探索;
3.青少年科(ke)學素養(yang)監測(ce)與評價研(yan)究;
4.指(zhi)向科技(ji)創新人才培(pei)養的教(jiao)師評(ping)價(jia);
5.科技(ji)創新人才教(jiao)學(xue)評(ping)一(yi)體化研(yan)究;
6.新技(ji)術賦能科技(ji)創新人才評價探索。
(六)人(ren)工智能賦(fu)能教育評(ping)價(jia)
1.現代信(xin)息技術在教育評價中(zhong)的應用;
2.教育質量監(jian)測(ce)大數據(ju)平(ping)臺建設(she);
3.數據驅動的學生立體綜合評(ping)價;
4.基于人工(gong)智(zhi)能技術的(de)教師評價(jia)改革;
5.教育(yu)評價數字化轉型(xing)的應對與挑戰;
6.數智賦能(neng)視域(yu)下教(jiao)師(shi)課堂(tang)教(jiao)學評(ping)價。
(七)青年學(xue)者論壇
1.教師評價改(gai)革與教師職業發展;
2.數智賦能拔尖創新人才選拔與評價研究;
3.新時期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fa)展與評價改革研究;
4.新時代的(de)教育評價方法(fa)與實踐(jian);
5.“雙減”背景下(xia)教(jiao)育評(ping)價改革與教(jiao)育生(sheng)態重構(gou);
6.中外教育評(ping)價比較研究。
四、主辦及承辦單位
(一)主辦單位
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評價專業委(wei)員會
西南大學
(二)承辦單位
西(xi)南大(da)學發(fa)展規劃與學科建(jian)設部(bu)
西南大(da)學教育學部
西南大學(xue)教(jiao)師教(jiao)育學(xue)院
西南大學教育評(ping)價改革(ge)研究中心
西(xi)南大學附屬中學 西(xi)南大學附屬小學
五、會議時間及地點
(一)時間(jian):2023年11月24-26日,24日報到;
(二)地點:重(zhong)慶市,具(ju)體地點將在會議(yi)正式(shi)通知中發布。
六、參會對象
(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評價專(zhuan)業(ye)委員會會員;
(二)高等教育(yu)、基礎教育(yu)和職(zhi)業教育(yu)評價領(ling)域的研究人(ren)員、決策(ce)與(yu)管(guan)理人(ren)員、在讀研究生及(ji)一線(xian)實踐人(ren)員;
(三)各級黨委和政府、用人(ren)單位(wei)以及關心教(jiao)育評(ping)價事業發展的(de)相關企事業單位(wei)人(ren)員(yuan)。
七、論文及案例征集
年會擬啟動論文(wen)征集,可以是(shi)教育評價相(xiang)關學(xue)(xue)術(shu)研究論文(wen)、實(shi)踐案(an)例分析(xi)和產品宣傳海報等,會議將對征文(wen)進(jin)行遴選(xuan),優秀論文(wen)可推薦至支持單位(wei)《中(zhong)國高(gao)教研究》《清華大(da)學(xue)(xue)教育研究》《高(gao)等工程(cheng)教育研究》《中(zhong)國考試》《西南大(da)學(xue)(xue)學(xue)(xue)報(社會科(ke)學(xue)(xue)版)》《教師教育學(xue)(xue)報》等學(xue)(xue)術(shu)期(qi)刊發表(biao)。
1.要(yao)求:作者必須(xu)(xu)是(shi)正式會(hui)員(yuan)(如不(bu)是(shi)會(hui)員(yuan),可查看“中國教(jiao)育評價”公眾號“關于我們-申(shen)請入會(hui)”提(ti)交(jiao)申(shen)請,或(huo)可點擊(ji)此處提(ti)交(jiao)申(shen)請);論文字數在(zai)3000-15000字之間;論文投稿文件需為Word文檔;產品海報(bao)宣傳須(xu)(xu)為AI格式;
2.報送:命名方式為(wei)“平行(xing)論(lun)壇序號-姓名-單位”(例如:(一)1-張(zhang)三-西(xi)南(nan)大學);
3.時間:請于2023年10月31日(ri)前將論文發送到電子郵箱,過時不(bu)予受理;郵箱:。
八、其他事項
1.本次(ci)會(hui)議的正式通知(zhi)及會(hui)議議程將另行發布;
2.會務聯(lian)系方式(shi):
秘書處聯系人:張老師(shi):,
西(xi)南大學聯系人:趙老師(shi): ,
論文咨(zi)詢:譚老師:,
中國教育發(fa)展(zhan)戰(zhan)略學會(hui)教育評價專業委員會(hui)
西南大學
2023年7月27日
① 凡本(ben)(ben)站(zhan)(zhan)注明“稿件(jian)來源(yuan):中(zhong)國教(jiao)(jiao)育(yu)(yu)在線(xian)”的(de)所有文(wen)字、圖(tu)片(pian)和音視頻稿件(jian),版權均屬本(ben)(ben)網(wang)所有,任何媒體、網(wang)站(zhan)(zhan)或(huo)個人未經(jing)本(ben)(ben)網(wang)協議授(shou)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huo)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jing)本(ben)(ben)站(zhan)(zhan)協議授(shou)權的(de)媒體、網(wang)站(zhan)(zhan),在下(xia)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jian)來源(yuan):中(zhong)國教(jiao)(jiao)育(yu)(yu)在線(xian)”,違者本(ben)(ben)站(zhan)(zhan)將(jiang)依法追(zhui)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de)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zai)(zai)(zai)稿,本站轉載(zai)(zai)(zai)出(chu)于非商業性的(de)教育和科研(yan)之目的(de),并不(bu)意味著贊(zan)同其觀點或(huo)證實(shi)其內(nei)容(rong)的(de)真實(shi)性。如(ru)轉載(zai)(zai)(zai)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nei)速來電或(huo)來函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