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項關(guan)乎民生的教育(yu)與育(yu)兒(er)政策密集落地,引發(fa)社(she)會廣泛關(guan)注。
7月25日(ri),國務院(yuan)常務會議(yi)部(bu)署逐步推行免(mian)費學前教育(yu),要求各地統(tong)籌(chou)公辦(ban)民辦(ban)幼(you)兒(er)(er)園資(zi)(zi)源、落(luo)實(shi)補(bu)(bu)(bu)助資(zi)(zi)金(jin)并加強質量(liang)監(jian)管;三天后,《育(yu)兒(er)(er)補(bu)(bu)(bu)貼(tie)制度實(shi)施方案》正式公布,明確從2025年(nian)1月1日(ri)起,對合法生育(yu)的(de)3周(zhou)歲以下嬰(ying)幼(you)兒(er)(er)發放每年(nian)3600元(yuan)的(de)國家基(ji)礎補(bu)(bu)(bu)貼(tie),直至(zhi)年(nian)滿三歲。這兩項政策形成了(le)覆蓋“學前教育(yu)+嬰(ying)幼(you)兒(er)(er)養(yang)育(yu)”的(de)支持體系。
政策出臺的背后,是我國日益嚴峻的人口形勢: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帶來1786萬新生兒的短暫高峰后,出生人口持續下滑,2023年降至902萬(wan),2024年雖略(lve)增(zeng)至954萬(wan),但長(chang)遠(yuan)趨勢仍不樂觀。

據國家統計局2025年1月17日公布的人口數據:2024年末全國人口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中國總人口已連續3年負增長。全年出生人(ren)(ren)(ren)口(kou)為(wei)954萬(wan)人(ren)(ren)(ren),人(ren)(ren)(ren)口(kou)出生率(lv)為(wei)6.77‰;死亡人(ren)(ren)(ren)口(kou)1093萬(wan)人(ren)(ren)(ren),人(ren)(ren)(ren)口(kou)死亡率(lv)為(wei)7.76‰;人(ren)(ren)(ren)口(kou)自(zi)然增長率(lv)為(wei)-0.99‰。

生源危機沿教育鏈條傳導
從幼兒園到大學無一幸免
這種人口變化正深刻重塑著教育領域的供需格局。由于新生兒數量與學齡人口呈顯著正相關,新生兒減少與人口負增長的直接后果,是教育領域從學前到高等教育層層傳導的生源危機——當前的出(chu)生(sheng)人口變化(hua)將(jiang)(jiang)在(zai)(zai)數年后影響各級教育:今天的出(chu)生(sheng)數據,將(jiang)(jiang)在(zai)(zai)3年后改寫幼兒園格局(ju),6年后重塑小學版圖,12年后沖擊中(zhong)學教育,18年后顛覆高等教育生(sheng)態。
教育部202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當前我國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達2.86億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已突破4000萬,2024年全國高校招生人數為1068.9萬人,創歷史新高。與之相對的是,2024年954萬的新生兒數量,即使18年后這些孩子全部健康成長,一個不流失,一個不分流,全去上大學,也不夠大學招的。實際上,從2021年起,高校招生規模已突破1000萬,而2021年之后,新出生人口則一直在1000萬以下。

教育部財務司原司長陳子季在《健全教育強國建設戰略性投入機制》中指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預測,2023—2035年全國學齡人口總規模將持續下降,其中幼兒園、小學學齡人口已分別從2021年、2024年開始減少,高等教育學齡人口則將在2032年達峰后下滑。
實(shi)際上(shang),生源(yuan)危(wei)機的現實(shi)影響已在多(duo)個教育階段顯現。
學前教育領域,隨著適齡兒童減少,“入園難”正快速轉為生源枯竭。據教育(yu)部發(fa)布的《2024年(nian)(nian)全國教育(yu)事(shi)業發(fa)展統計公(gong)報(bao)》顯示,2024年(nian)(nian)全國幼兒(er)園(yuan)數量同比減少了(le)2萬(wan)(wan)多所,在園(yuan)兒(er)童數量減少了(le)500多萬(wan)(wan)。其中,民辦幼兒(er)園(yuan)減少1.5萬(wan)(wan)所。浙江某縣(xian)級市教育(yu)局負(fu)責人透(tou)露,2024年(nian)(nian),當地民辦園(yuan)招(zhao)生率平均不(bu)足60%,15所幼兒(er)園(yuan)因連續(xu)兩年(nian)(nian)招(zhao)生不(bu)足200人被吊銷辦學許可。
2022年,小學在校生人數迎來2014年以來的首次下降(小(xiao)(xiao)學(xue)在校生(sheng)(sheng)1.07億人(ren),比上(shang)年(nian)(nian)減(jian)少(shao)約100萬人(ren))。2024年(nian)(nian),全國小(xiao)(xiao)學(xue)招生(sheng)(sheng)1616.63萬人(ren),比上(shang)年(nian)(nian)減(jian)少(shao)261.25萬人(ren)。小(xiao)(xiao)學(xue)適齡人(ren)口減(jian)少(shao),帶來(lai)小(xiao)(xiao)學(xue)的撤并。2024年(nian)(nian)全國共有普通小(xiao)(xiao)學(xue)13.63萬所,比上(shang)年(nian)(nian)減(jian)少(shao)7200所。
高等教育領域的壓力則更為直觀。其中,民辦高校首當其沖:2025高招季,廣東全省23所民辦本科高校中,有14所高校未招滿,總缺額超過2.5萬人。實際上,早在去年,民辦高校的生源危機就已顯現:山東、湖南等省份的民辦高校,都出現了較大范圍的缺額現象。2025年這一趨勢更蔓延至公辦院校,“公辦本科招不滿(man)”成(cheng)為今年高(gao)招季教育(yu)領域(yu)熱(re)議的(de)話題。河南省教育(yu)考試院公布的(de)征集志愿(yuan)名單顯示(shi),503所參(can)與補(bu)錄的(de)高(gao)校中(zhong),不僅有民辦院校,還包括多所省屬(shu)重點大學及985高(gao)校;山東省126所高(gao)校空余6050個本科名額,其(qi)中(zhong)公辦院校占比達35%,云南、廣西(xi)等地的(de)211高(gao)校也出現(xian)在補(bu)錄名單中(zhong)。
而國外的(de)情況更是為我們敲響(xiang)了警鐘:韓國首爾(er)大(da)(da)學(xue)研究預測,至2046年(nian),韓國約有(you)近半數(shu)高校(xiao)將因生(sheng)源(yuan)枯(ku)竭倒閉(bi);日本奈良(liang)佐保短期大(da)(da)學(xue)、大(da)(da)阪武(wu)庫川女子大(da)(da)學(xue)等老牌院校(xiao)也因生(sheng)源(yuan)問題難以為繼;美國擁有(you)近180年(nian)歷史的(de)麥克(ke)默(mo)瑞學(xue)院關閉(bi),加拿大(da)(da)百年(nian)理工學(xue)院49個(ge)全日制專(zhuan)業(ye)暫停招生(sheng)……
“躺平上大學”是幻覺
教育將迎來更深層變革
面對生源減少,不少人憧憬“教育不卷了”、“躺平也能上大學”,但現實可能更為復雜。教育領域的真正挑戰,不在于“有沒有學上”,而在于“如何上好學”,以及“教育體系如何適應人口新格局”。
未(wei)來(lai)十年,初中到高中將(jiang)相繼迎來(lai)學(xue)生(sheng)峰值(zhi),部(bu)分(fen)地區學(xue)位緊張(zhang)仍將(jiang)持續,優(you)質(zhi)教育(yu)資源的競爭不會減弱。
長期來看,教育領域將面臨更深層的結構性調整:基(ji)礎(chu)教育領(ling)域,學(xue)(xue)(xue)齡(ling)人(ren)口減少以(yi)及人(ren)口流動導(dao)致城鄉(xiang)、區域學(xue)(xue)(xue)齡(ling)人(ren)口差距進一步擴大,偏遠鄉(xiang)村可能出現(xian)教師過剩(sheng),而(er)城鎮學(xue)(xue)(xue)校卻(que)面臨師資短缺(que);高等教育領(ling)域,缺(que)乏(fa)特色、辦學(xue)(xue)(xue)質量不(bu)佳(jia)、專(zhuan)業設置滯后的高校(無論公(gong)辦、民辦)將首當其沖面臨生存壓力。
此次(ci)兩項新政的出(chu)臺,是應對人口(kou)危機的重要一(yi)步,在為育(yu)(yu)兒家庭減負的同時,也為教育(yu)(yu)領域的轉型布(bu)局爭取了時間。但真正(zheng)破局,還(huan)需(xu)(xu)系統性(xing)改革——人口(kou)結構(gou)變化或許能(neng)推動(dong)教育(yu)(yu)擺脫“規模擴張”的路徑(jing)依賴,真正(zheng)轉向(xiang)“質量提升”的核心賽(sai)道,倒逼教育(yu)(yu)從(cong)“應試導(dao)(dao)向(xiang)”轉向(xiang)“能(neng)力導(dao)(dao)向(xiang)”和(he)“需(xu)(xu)求導(dao)(dao)向(xiang)”,讓人才(cai)培養真正(zheng)匹配社會(hui)需(xu)(xu)求,讓每個孩子都能(neng)主動(dong)“卷能(neng)力”而非被動(dong)“卷分數”。
這場關(guan)乎千(qian)萬家庭的變(bian)革,才剛(gang)(gang)剛(gang)(gang)開始,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為中國教育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黃卓
參考資料:國家統計局、教育部相關統計數據;媒體相關報道。
① 凡(fan)本(ben)站注(zhu)明“稿件(jian)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de)(de)所(suo)有文字、圖片和音視(shi)頻(pin)稿件(jian),版(ban)權均屬本(ben)網所(suo)有,任(ren)何媒體(ti)、網站或(huo)(huo)個(ge)人未經(jing)本(ben)網協議授權不得轉(zhuan)載(zai)、鏈接、轉(zhuan)貼或(huo)(huo)以其(qi)他方式(shi)復制發表(biao)。已(yi)經(jing)本(ben)站協議授權的(de)(de)媒體(ti)、網站,在下載(zai)使用(yong)時必須(xu)注(zhu)明“稿件(jian)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ben)站將依法追究責任(ren)。
② 本站(zhan)注明稿件來(lai)源(yuan)為其(qi)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zhan)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yu)和科(ke)研之(zhi)目的,并(bing)不意味著贊(zan)同其(qi)觀點或證實其(qi)內(nei)容(rong)的真(zhen)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zhe)在兩(liang)周內(nei)速來(lai)電或來(lai)函(han)聯系。




中國教育在線
